油烟管道清洗
人工进入清洗适用于直径≥30cm、长度≤20m的大型油烟管道(多为餐饮后厨、工业排油烟系统),核心是通过人员进入管道内部,实现全方位无死角清洁,需严格遵循“安全优先、分步操作”原则。
一、前置核心准备(安全与勘察)
1. 安全防护装备
- 人员装备:防油防滑工作服、安全帽、全身式安全带(含双钩安全绳)、防油手套、护目镜、防油烟口罩(或防毒面罩,针对长期积油产生的异味)、防滑工作鞋。
- 辅助装备:管道内应急照明(防爆手电筒/头灯)、双向对讲机(确保内外沟通)、便携式气体检测仪(检测管道内CO、可燃气体浓度,达标方可进入)。
2. 工具与药剂
- 清洁工具:专用铲刀(长柄+短柄,钝头,避免刮伤管道)、水桶(装油污残渣)。
3. 现场与管道勘察
- 关闭油烟系统总电源,贴“禁止启动”警示标识,切断风机、阀门等设备电源,防止误操作。
- 打开管道两端检修口,通风10-15分钟后,用气体检测仪检测内部空气质量(氧气含量≥19.5%,可燃气体≤爆炸下限10%);通过内窥镜查看油污厚度、管道有无变形/障碍物,标记油污重灾区(如转弯处、接口焊缝)。
二、分步清洗操作流程
1. 预清理:管道外部与拆件处理
在管道入口检修口搭建临时平台,人员系好安全带(安全绳一端固定在外部稳固结构上),携带应急照明与对讲机,缓慢进入管道。
2. 管道内部核心清洗(逐段推进)
第一步:除重油污
从入口方向,用铲刀轻轻铲除结块油污(力度适中,避免破坏管道防腐层),将油污残渣装入垃圾袋,避免掉落堵塞管道。
第二步:残渣清运
每清理5-8m,将装满油污的垃圾袋传递至外部;清理至出口端时。
试运行与细节补清
人员退出管道后,关闭检修口,打开风机试运行8-10分钟,检查管道通风是否顺畅,有无油污滴落;若发现滴落,重新打开检修口,针对性补擦。
三、清洗后验收与安全收尾
1. 验收标准
- 通过内窥镜复查:管道内壁油污清除率≥85%,无明显油迹、残渣;管道无变形、破损,接口密封良好。
- 功能测试:风机运行无异常噪音,排烟速度恢复至初始状态80%以上。
2. 现场与记录处理
移除梯子、防水布,清理油污垃圾并密封清运;擦拭地面与周边设备,恢复整洁。
记录清洗日期、管道长度/直径、清洗人员、验收结果,建立档案,便于后续定期维护(建议此类管道每1-2个月清洗1次)。
四、绝对禁止与核心注意事项
1. 禁止未做气体检测直接进入管道,禁止在管道内使用明火、高温工具(避免残留油污遇火自燃)。
2. 管道内作业时间单次不超过30分钟,外部需设2名监护人员,每10分钟通过对讲机确认人员安全。
安全与注意事项
1. 人员防护:全程佩戴防护套装,避免清洁剂接触皮肤、眼睛;高空作业必须固定登高设备,系好安全带,下方设专人监护。
2. 管道保护:禁用强酸强碱清洁剂(尤其塑料、铝合金管道),禁用尖锐工具刮擦,防止管道破损。
3. 防火提示:清洗过程中禁止明火,清洗后确认无油污残留,再恢复电源,避免油污遇热引发火灾。
4. 定期维护:餐饮场所建议1-2个月清洗1次,家庭建议6-8个月清洗1次,避免油污堆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