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箱清洗 生活水箱清洗
生活水箱是饮用水储存核心设施,清洗需严格遵循“无菌操作、彻底除污、水质达标”原则,适用于家庭、小区、办公楼等各类生活水箱(含不锈钢、玻璃钢材质),以下为详细流程:
一、清洗前准备
1. 工具与物资
- 清洁工具:软毛刷(适配水箱内壁弧度)、高压水枪(压力≤0.6MPa,避免损伤水箱)、吸水海绵、抹布、专用刮污板(塑料材质,禁用金属刮伤内壁);
- 消毒物资:食品级二氧化氯消毒剂(或次氯酸钠,需符合《生活饮用水消毒剂和消毒设备卫生安全评价规范》)、无菌水(用于稀释消毒剂);
- 防护装备:防水手套、医用口罩、护目镜、防滑工作鞋、无菌工作服(进入水箱内作业时穿);
- 辅助工具:水箱爬梯(稳固型)、应急照明(防爆灯具)、水质检测试纸(清洗后快速检测)、抽水泵(排空水箱用)、警示标识(“水箱清洗中,禁止取水”)。
2. 前期勘察与防护
- 关闭水箱进水阀、出水阀,张贴警示标识,通知用户暂停用水(建议选择夜间或用水低谷期,提前12小时告知);
- 用抽水泵排空水箱内剩余水,打开水箱人孔盖,通风30分钟,检查水箱内壁有无锈蚀、裂缝、青苔或杂质堆积,标记污渍重灾区(如底部、角落);
- 对水箱周边地面铺防水布,避免清洗污水污染环境,准备好污水导流管,将清洗废水排入下水道。
二、清洗与消毒流程
1. 预清理:去除可见污渍
- 工作人员穿无菌工作服、系安全绳(高空水箱需搭建临时平台),通过人孔进入水箱,先用软毛刷配合清水,逐面擦拭水箱内壁、顶部及角落,清除青苔、泥沙、浮尘等可见杂质;
- 针对底部沉积的淤泥或顽固污渍,用刮污板轻轻刮除,再用高压水枪(调至低压模式)冲洗,将污水通过导流管排出,反复2-3次至无明显杂质。
2. 消毒处理:无菌化操作
- 消毒剂配置:按说明书将食品级二氧化氯消毒剂稀释(通常浓度为50-100mg/L,如10L无菌水加5-10g消毒剂),搅拌均匀;
- 全面消毒:用抹布蘸取稀释后的消毒剂,均匀擦拭水箱内壁、人孔盖、爬梯等所有接触水的部位,确保无遗漏;若水箱容积较大,可将消毒剂溶液均匀喷洒在内壁,关闭人孔盖,密封浸泡30分钟,充分杀灭细菌、微生物;
- 残留冲洗:浸泡完成后,打开人孔盖,用无菌水或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清水,反复冲洗水箱内壁(至少2次),直至冲洗水用试纸检测pH值正常(6.5-8.5)、无消毒剂残留气味。
3. 注水与水质检测
- 关闭排水阀,打开进水阀,向水箱缓慢注水,同时打开水箱出水口,排放初期注水(约10分钟),冲洗管道内可能残留的杂质;
- 水箱注满后,取样检测水质(可使用快速检测试纸检测菌落总数、余氯,或送专业机构检测),确保符合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(GB 5749-2022),达标后方可恢复供水。
三、清洗后收尾
1. 现场与设备处理
- 拆除爬梯、防水布,清理工具与垃圾,将消毒剂空瓶等密封回收(避免污染);
- 检查水箱进水阀、出水阀是否关闭严密,人孔盖是否盖紧并做好密封(防止灰尘、昆虫进入)。
2. 记录与维护
- 记录清洗日期、水箱容积、清洗人员、消毒剂种类及用量、水质检测结果,形成清洗档案;
- 建议家庭水箱每6-12个月清洗1次,小区/办公楼等公共水箱每3-6个月清洗1次,定期检查水箱密封性与内壁状况,避免二次污染。
四、核心注意事项
1. 安全优先:进入水箱作业前需确认通风良好,外部设2名监护人员;高压水枪禁止对人使用,防滑工作鞋需贴合鞋底,避免滑倒;
2. 消毒剂使用:严禁使用非食品级消毒剂(如工业用次氯酸钠),稀释时戴手套,避免皮肤直接接触;
3. 水质保障:清洗全程避免工具、衣物污染水箱内壁,冲洗残留消毒剂必须彻底,防止水质异味或化学物质超标。
核心注意事项
1. 安全优先:进入水箱作业前需确认通风良好,外部设2名监护人员;高压水枪禁止对人使用,防滑工作鞋需贴合鞋底,避免滑倒;
2. 消毒剂使用:严禁使用非食品级消毒剂(如工业用次氯酸钠),稀释时戴手套,避免皮肤直接接触;
3. 水质保障:清洗全程避免工具、衣物污染水箱内壁,冲洗残留消毒剂必须彻底,防止水质异味或化学物质超标。